阿破之文学>都市青春>奥林匹克 > 第一百六十五回 天庭
    民国元年一月一日中午,一位名叫杨坚坚的书生在中学里面读书,正巧有一天老师没有上课,而是有事情向学校请假了,他读书读得头昏脑涨的,有点疲倦了,就把书丢到了一边,趴在课桌上面睡着了。在不知不觉之中,魂魄出窍了,离开了,来到了北京市的街上,但是他看到的北京街头已经是另外一幅景象了。

    在周围的马路上,有许许多多的马车、轿子在来来往往。在路上有很多行人在路上走。在中间有一条笔直平坦的大路,在

    这条路上只有一个老头在自己的前方走着。杨坚坚一时半会不知道自己应该走那条路,就想找前面的那个老头问路,但是自己远远地落到了那个老头的后面,于是就开始快步走,追赶起前面的那个老头。没有想到他越走越远,而那条大路也越走越高。忽然之间,眼前一闪,原先走在他面前的那个老头已经不见了踪影。他四处张望,已经不知不觉之中走到了云中了。现在已经是没有退路了,走不回去了!

    书生杨坚坚没有办法,只好一个人孤孤单单地继续往上面走。终于走到了一座天宫面前。这座宫殿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办公场所。而现在又正好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上朝的时候,于是书生杨坚坚就躲在天宫的一个角落里偷看。

    一阵悠扬的音乐声响起,先是天官们上朝了。他们一个个穿着红袍,腰里缠着玉带。紧接着是天上的宫女出现了,一个个或者是手里提着宫灯,或者是手里打着旌旗。这旗子上面绣着龙、凤、狮子、老虎、大象等等飞禽走兽。后面是守卫天上朝廷的天兵天将们出场了,一个个身强体壮、健步如飞。他们身穿金盔金甲金靴子,各自拿着十八般兵器,从整体上说是一副威风凛凛、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

    天上的宫女站在天宫大殿的上端,天官们分成了两列,站在天宫大殿的左右两边。而天兵天将们站在天宫大殿的周围,负责天宫的安全工作。大殿上面的雕龙的黄金办公桌上面摆着文房四宝,旁边是毛笔架子,以及令旗和令牌,后面是雕龙的龙椅,可以做两三个人。

    一阵悠扬的音乐声响起,大殿上面的屏风打开了,左边是金童,右边是玉女,手中提了檀香炉子,檀香炉子里面烧着名贵的檀香,走了出来。后面才是天上朝廷的男女主角: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登场了。玉皇大帝身穿龙袍,王母娘娘身穿凤袍,在天上的宫女的搀扶下登上了雕龙的龙椅。

    天宫的值日天官对天官们说:“你们有事就马上启奏陛下,没有事情就退朝。”一位天官出列,手持一本奏章说:“今天臣有事启奏陛下,现在有一桩人间的案子请示陛下。”天宫的值日天官从那位天官那里接过了那本奏章,又呈送给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御览。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看完后,玉皇大帝说:“这件案子不可以武断,必须先问过了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免断案出现错误。但是天机不可泄露,你们可以去把宝镜拿过来摆在办公桌上面,然后让涉案人员给宝镜照照看,然后在处理案子。”天宫的值日天官:“遵旨。来人,将宝镜抬上来摆在办公桌上面。”两个天兵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宝镜抬上来摆在办公桌上面。

    宝镜被放上去之后,玉皇大帝就命令天兵天将将本案的当事人带上殿来,于是一些男女老少被带上天宫,一位是50多岁的老头和一个面带慈祥的老太太,接下来是一个白面书生,接着是两个美女,一个是冷冰冰的美人,一个是长得端庄的平民百姓的女人。一个是官员,一个是身强力壮的壮士,一个寡妇,两对夫妻,一个丫鬟,以及许许多多的其他人,大家都跪在天宫外面。

    玉皇大帝对他们说:“你们这次投胎做人,请不要忘记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你们可以抬起头看看这面宝镜,照照镜子。”众人抬起头来,只看见那宝镜一开始只是照出众人的本来面目,但是过了一会儿,就看见那宝镜放出了宝光,从宝镜中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故事,有喜剧也有悲剧。大家看了有高兴得,也有生气的,有哭的,也有笑的。宝镜的光芒消失了,众人一齐向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扣头行礼,一起说:“吾皇万岁,万万岁。”天宫的值日天官对他们说:“你们退下。”众人就被天兵天将押出了天宫,下凡投胎去了。

    王母娘娘对玉皇大帝说:“今天陛下的处置。可以说是悲欢离合。但是众人的剧情不同,有喜剧也有悲剧,那么陛下为什么不施展法术,让他们都皆大欢喜,没有悲剧发生呢?”

    玉皇大帝对王母娘娘说:“夫人,你真是菩萨心肠,悲天悯人,难道你就没有看见,跟在这班人后面的许许多多人,他们都是前面这些人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吗?至于将来他们众人的遭遇,一方面有先天的因素,一方面是后天人为的结果啊。我们还是坐观成败好了。”

    王母娘娘说:“陛下说的有理,那就按照陛下的意思,顺其自然好了。”玉皇大帝向天宫的值日天官一挥手。天宫的值日天官对大殿上面的文武百官们也就是天官们说:“退朝。”于是就散朝了。

    这位名叫杨坚坚的书生就听见一片的喧哗声,接着是天崩地裂般一声轰隆隆的巨响,吓得他是屁滚尿流,摇摇晃晃地站不稳脚跟,就从天宫上面的白云堆里掉了下来,在翻了几十个跟斗后,醒了过来,原来是自己做了一场白日梦。

    杨坚坚睁开眼睛一看,只见院子里面是一帮小男孩、小女孩在那里捉迷藏。而傍边站着一位和自己同桌的同学,手中拿着一把尺子,一边拍着桌子,一边对自己笑嘻嘻对说:“杨坚坚,快快醒过来,这大白天的,怎么还在这里睡懒觉,你如果要睡懒觉那到不如回家睡好了。”

    杨坚坚对那位和自己同桌的同学说:“我现在正做了一个稀奇古怪的梦,但是没有想到却被你们给破坏了。”接着,杨坚坚把他做的那个稀奇古怪的梦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那位和自己同桌的同学。那位和自己同桌的同学根本就不相信杨坚坚的梦话,对杨坚坚说:“现在老师没有在学校里面,你看大家都在捉迷藏,倒不如我们也去捉迷藏好了,你就不要对我说一些胡编乱造的梦话了。”说完,就拉了杨坚坚就走,杨坚坚也就跟着那位和自己同桌的同学去和小孩子们玩捉迷藏了,也早就将梦中的所见所闻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北京市城外西郊有一户姓赵的人家,赵老爷的父亲曾经是一位军官,在摄政王多尔衮的麾下东征西讨,立下了军功,被兵部册封为从九品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赵老爷有一个哥哥,但是父亲和哥哥都先后去世了,这位赵老爷人们就称他为赵老爷。

    赵老爷不能够世袭他父亲的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的官职,就能够读书上进了。所幸赵老爷天生聪明,又肯用功读书,在他十八岁考上秀才,二十岁的时候就考上了举人,但是从此以后就没有考上过进士,到了四十多岁,还是个进士,终于不想考科举了。赵老爷妻子姓马,是个小家碧玉,能够做家务和女工。赵老爷和妻子马氏一直到三十多岁才生下了一位公子。

    那位赵公子生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长得细皮嫩肉,白白净净的,天生聪明伶俐。赵老爷和妻子马氏给独生子赵公子取名赵子龙,希望他能够成为像三国时期赵子龙一样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的武将。赵公子小时候得过天花,有惊无险地治好了,等到了赵子龙公子五岁的时候,赵老爷和妻子马氏就开始教他读书识字。

    赵子龙公子天生聪明伶俐,十三岁的时候就可以把四书五经念完,也能够做一些大致上可以念下去的诗词和文章,赵老爷和妻子马氏看了很高兴。又过了两年,送他去参加初中升学考试,赵子龙公子竟然中了第三名,亲戚朋友们知道了,都过来祝贺赵老爷和妻子马氏。

    赵子龙公子开始进入青少年时期,已经身高一米五了,长得眉清目秀,温文尔雅的样子。但是因为他们赵家生活富裕,衣食无忧,赵老爷和妻子马氏又看管得很严,因此赵子龙公子平时很少出门。有时候也偶尔外出逛街或者是到亲戚家里去走走,也是家里人在跟着他,因此养成了他内向的性格,听见别人说方言,他也听不懂,看见别人举止粗野,他看见了就生气。

    这位赵老爷家里面,虽然比不上父亲当从九品武职京官的时候生活富裕,但是也有祖上遗留下来的房地产,几户农民给他们家做长工,耕种赵老爷家田地交地租谋生。妻子马氏善于料理家务,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他们家大大小小一共有几十间房间。从他父亲开始,因为没有许多人,住不了这么多间房屋,就让几户远房亲戚来住,而那几户远房亲戚也省下了一些北京市的房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