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破之文学>网游竞技>拐个神君回魔界 > 番外《元醉篇》上
    常言说命运半点不由人,我不信传言,只信心中所念,终是荒唐满目……

    ——题记

    第一篇把酒言欢潇洒男儿郎

    岐山连着下了大半月的春雨,细雨绵绵,滋润着岐山万物,上苍用着最温和的方式唤醒了这片大地,好不容易天转晴了,暖暖的阳光洒在了岐山土地上,空气中带着雨季特有的自然芳香。

    这年我十九岁,因我自由体弱在府里被父亲母亲看着,足足闷了二十日,都快闷坏我了。这日午膳刚过,我正闲的无聊翻着古卷藏书解闷,娘亲身边的柳娘忽然过来。

    打我记事起,抬头望见的便是这高高的四四方方的院墙,父亲是凤族的元老之一,日日都很忙,我一年里见到父亲的次数也不过寥寥,偶尔见到了也是抽问我的学问,次次都是严厉的教诲,我只能争取做到更好,让父亲知道长兄牺牲了,我也不是个孬种。可惜我日日与书为伴,却比姑娘家的还要显得矫情,平日里真就达到了足不出户的成就,听娘亲说我身上有着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是不足之症。岐山最有威望的老医师对我说此生忌贪、忌大悲大喜、忌劳,要好好的将养着,不然活不过顶力之年。所以,我只能像一只金丝雀一般被囚禁在这小小的院子里,其实我觉着那老医师老糊涂了,我这不是好好的活到了十九岁了吗,而且再过几个月就是二十岁的生辰了,除了日日要喝那苦的如黄连一样的药,我似乎活的和常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柳娘是娘亲的陪嫁丫鬟,跟了娘亲小半辈子了,我是娘亲唯一的小儿子,在我上面本还有一个哥哥,可是他在神魔大战中战死沙场,我那时候年纪小对这个哥哥没有什么印象,不过我好羡慕那些家里有兄弟的郎君。娘亲老来得子有了我,所以娘亲对我很好,事事都依我,除了不准我出府贪玩,可是有时她也会悄悄的让柳娘来传话,让我的书童子康带我出去溜达一圈。

    我心下一动,一定是娘亲看我太闷要带我出去玩了,从前也是这样的,所以我忙放下了书,一个激动倒让自己急咳了出来,一时间脸涨的通红。

    柳娘见着了连忙过来帮我拍着后背顺气,嘴上说着:“怎么好端端又咳了起来,这要让老夫人知道了又该心疼了。”

    我用手捂住嘴巴,笑着说:“不碍事不碍事的,柳娘,你这会子怎么会过来了?可是娘亲有什么吩咐了?”

    看着我瞬间亮起的双眸以及遮不住的欢喜,柳娘无奈的收回了手,没好气的笑道:“小公子你可吓坏老奴了,如今年纪见长倒是越发皮的很了。”看着眼前这个自己看着从小长大的孩子,别家像我这样大的孩子都是快快乐乐的,而自家小公子却日日都泡在了药罐里,实在是可怜的紧,又道:“闻人府的贵人要办诗会,给岐山有脸面的各门各户小郎君小姑娘都送了帖子,老夫人看这么多人,想必也是热闹的紧,又想到公子你从未去参加这样的诗会活动,想让你去了也能欢喜欢喜。”

    柳娘还未说完,我就恨不得一蹦三尺高,这可是我第一次去曾经诗会,心想,闻人府的贵人们想来也是看这天绵雨多日,怕也是想与民同乐来了。

    许是我脸上的神色太过激动,柳娘扯住我的手将一封墨色的纸信塞在了我的手里,上面金色的“探春诗会”几个大字赫然引人注目,我几乎握不住这诗会的帖子,明明这样的轻,握在手里却沉甸甸的,仿佛在告诉我这不是梦里痴望,而是真真切切发生了的。

    临到出门那日,我早早便起了身,收拾好自己后拉过子康,期待的问道:“子康,你说闻人府那些贵人可是好相处的吗?”

    实然,我对这样一场盛大的诗会心中是十分忐忑紧张的,我从来没有和其他人交流过,他们会不会不喜我呢,我实在是心里没有一个把握,只好拉住了从小就作为我的书童陪在我身边的子康询问。

    岐山是凤族的地盘儿,凤族世世代代坚守于此,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族群,以闻人氏为主的世家规矩也是条条框框有着许多,我元氏虽然也算是凤族的大家族,可是比起闻人氏亦是小巫见大巫的。

    子康想了一会,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一脸郑重的说到:“公子不必心慌,小的听闻这次办诗会的贵人是闻人府的那个宴辞公子,凤族公子哥儿里他是最不羁的,不拘于那些小节的,那些规矩今日里想必也是不会太过严苛的。”

    也许是子康眼神太过坚定了,那种不容置疑的目光下,我竟便点了点头信了他的话。

    诗会设在了闻人府的揽芳园,听说这个园子是闻人老夫人的大儿子为儿媳亲自辟出来的,一花一木皆包含了绵绵情意,可惜的是,那大儿子也是死在了当年那场大战之中,儿媳也郁郁而终。

    那年,神族联合各族与魔族相战,死伤无数,虽然最后取得了胜利,将魔族赶入了东荒谷,可损失了那么多将才兵卒,元气大伤,不知到底是好是坏。

    在去闻人府的路上,娘亲吩咐了柳娘与我同坐一辆马车,为的是告诉我闻人府现在的形势,这样我也好进了那闻人府不那么一头雾水。

    如今闻人府只有一个老夫人在管事,膝下留着儿子唯一的血脉,闺名叫相思,好像今年才七岁,这么小就没父母也是可怜见的。其实老夫人还有一个女儿一个养子,女儿名唤闻人雅,早些年许了人家,不过丈夫早逝便带着自己的一双女儿回了娘家住下了。而那个养子便是闻人宴辞了,比我长了一岁,这位宴辞公子的名声在岐山凤族的贵族圈子里可不甚响亮,就连我这样很少出门的也有所耳闻,有传闻说这个宴辞公子长得比姑娘还要美上几分,而且为人既潇洒又风流,是凤族姑娘们芳心暗许的对象,这样听来,似乎这位宴辞公子与我全然是不一样的,一会我可要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大概一炷香的时间,马车徐徐停在了一个朱红色的大门前,我从马车下来抬眼望去周围的马车几乎停满了,也是了今日几乎全族各个世家的公子姑娘都来了。